頂刊 Science盤點: 7月材料領域重大進展 大黑天 ? 6年前 (2017-08-09) 1、Science: 納米晶銅膜從不平滑 來自愛爾蘭都柏林大學的John J. Bolan教授(通訊作者)等人使用掃描隧道顯微鏡研究了銅納...
頂刊 段鑲鋒再發Science: 2D異質結、多異質結以及超晶格的可控外延生長! 大黑天 ? 6年前 (2017-08-04) 【前言】 過渡金屬二硫化物(TMDs)如MoS2、MoSe2、WS2等,它們的2D原子晶體因其優異的電子特性近年來引起廣泛的關注。而要...
導讀 IBM曹慶-Science:造出世界上最小的碳納米管晶體管 Kevin ? 6年前 (2017-07-18) 【引言】 半導體國際技術路線圖在芯片制造商,材料供應商和設備制造商之間共享,引導了邏輯晶體管的小型化,其中較小的數字...
頂刊 中科大吳文彬Science: 氧化物基反鐵磁性材料重大進展! 大黑天 ? 6年前 (2017-07-14) 【引言】 反鐵磁性,即材料內相鄰自旋指向相反方向的狀態,可以在層間異質結設計實現,并可對其性質進行調控。隨著探針和反...
導讀 曹慶Science:利用碳納米管打造世界最小晶體管! 大黑天 ? 6年前 (2017-06-30) 【引言】 隨著硅晶體管的減小,計算速度也得到很大提高,但對目前發展的硅晶體管而言,已經接近了它的極限尺寸。要想進一步...
頂刊 2017年中盤點: 華人學者Science成果! 大黑天 ? 6年前 (2017-06-26) 日月如梭,2017年過半,海內外華人學者在材料科學領域收獲頗豐!那么現在作個小總結,一起來看看2017年上半年華人學者在頂刊S...
導讀 重磅!Science: 科學家首次揭示金屬鋰基態真實結構 澄清70年錯誤認識! Kevin ? 6年前 (2017-06-26) 【引言】 零壓力和溫度下,元素的晶體結構是凝聚態物理學中最基本的信息。鋰是周期表中最輕的金屬,在過去70年中鋰的最低能...
頂刊 Science重磅:可用于電化學能量儲存器件的液化氣電解質! 大黑天 ? 6年前 (2017-06-16) 【引言】 自從電化學電容器和鋰離子電池實現商業化以來,它們在電解質上所做的調整就微乎其微,這也限制了設備性能的提升。...
頂刊 Science & Nature盤點: 5月材料領域重大進展 大黑天 ? 6年前 (2017-06-02) 1、Science:利用嵌段共聚物模擬金屬相變過程 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的Frank S. Bateshe和Kevin D. Dorfman(共同通訊作者)等...
導讀 Science:水解穩定的氟化MOF用于節能脫水 daoke ? 6年前 (2017-05-27) 【引言】 對于通過管道系統進行的天然氣(NG)運輸來說,水解穩定的吸附材料有效去除NG的H2O是至關重要的,因為H2O可能會腐蝕...
導讀 重磅!Science:多晶薄膜中單晶缺陷動力學中布拉格相干衍射成像 Kevin ? 6年前 (2017-05-24) 【引言】 多晶材料的性質取決于其晶粒的分布和相互作用。晶界和缺陷對于確定外部刺激至關重要。因此,觀察功能材料內的各種...
綜述 Science最新綜述:工程水凝膠的研究進展 yuanyukun888 ? 7年前 (2017-05-14) 【引言】 水凝膠是由親水的聚合物鏈在水中發生交聯后形成的,制備它的方法有很多種,比如靜電作用、共價化學鍵交聯等方法。...
導讀 段鑲鋒Science重磅:商業級高載量三維多孔石墨烯/氧化鈮復合物實現超高倍率能量儲存 大黑天 ? 7年前 (2017-05-12) 【前言】 納米結構電極材料在電化學能量存儲應用上展現出非凡的潛力,可儲存更多的能量同時快速充放電。但在實驗研究上,低...
頂刊 Science盤點: 4月材料領域重大進展 大黑天 ? 7年前 (2017-05-01) Science期刊材料領域科研成果4月大豐收,科研成果快覽,新能源、材料制備、電子電工……你所感興趣的,都在這里! 1、Science:...
導讀 Science重磅:新型高性能、安全的可充電Ni-3D Zn電池! 大黑天 ? 7年前 (2017-04-28) 【前言】 盡管如今鋰離子電池已經非常普遍,但它的壽命和安全性依然充滿著挑戰性,有必要考慮是否有更合適的材料能替代。因...
導讀 孫玉剛Science:溶液中納米粒子膠體氧化過程的3D定量形態演化表征 涵他哥 ? 7年前 (2017-04-25) 【引言】 從古至今,固體與液體和空氣的接觸導致的腐蝕、燃燒和分解現象就引起了人們濃厚的興趣。十九世紀,人們意識到這些...
導讀 Science重磅:史上最低密度MOF誕生! 網老琪琪 ? 7年前 (2017-04-21) 【引言】 多重的蛋白質鏈天然自發組裝成巨大的、精確的、復雜的功能二級、三級、四級結構。這激發科學家研究“可折疊”與“自組...
導讀 Science: 可控制的沉淀顯微雕塑的生長和形狀 Sweet ? 7年前 (2017-04-13) 【引言】 具有復雜三維形狀的微結構是電、磁和光學器件的重要組成部分。目前,現有的制造方法都沒有充分利用自然系統中出現...
導讀 Science:由液相剝離納米片網絡制作的全印刷薄膜晶體管 yuanyukun888 ? 7年前 (2017-04-10) 【引言】 印刷電子器件的發展正在變得越來越重要,現今的研究都在關注新材料的研發。研究者已經對許多材料進行了考察,比如...